千米饮食网
懂美食,懂养生,更懂生活!-----千米饮食
饮食禁忌 异国美味 宝宝饮食 孕妇饮食 老人饮食 煲汤大全 面条大全 粥谱大全 饮食问答 居家常识 美食百科 疾病饮食 护眼饮食 养生百科
首页 > 养生保健

中医健康养生的两个关键要素!

编辑:千米饮食网 浏览:

  从中医养生学角度:人的健康养生就两个关键要素,一是气血,二是经络。气血好比水,经络好比渠道,没有水的渠道就是干枯的渠道,气血不足,百病皆生;渠道不通则气血堵塞,就会气滞血瘀,堵塞就会疼痛,痛则不通,通则不痛。

中医健康养生的两个关键要素!

  中医健康的关键标志就八个字:

  气血充盈,经络畅通。

  从中医角度讲,《黄帝内经》告诉我们气为阳,血为阴,所以气即为阳气,阳气为血之帅,血为阳气之母,阳气推动周身血液的循环流动,血液是阳气行走的载体。血可以少些,但阳气不能少,活人与死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一口气,所以阳气比阴血更重要!阳气推动血液的流动,过去都是蒸汽火车,蒸汽能把火车推动起来,练气功的大师能做到刀枪不入,说明气的力量是何等之大。

  《黄帝内经》告诉我们: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。表达的意思就是:阳气就好比天空拥有的太阳,如果天空没有太阳,这个世界就没有阳光和温暖,万物就没有生命和生存。人体如果缺少阳气,人体就没有能量和活力,人体如果没有阳气,则生命就停止了。

  气者,中医称之为阳气!西医称之为氧气!

  从西方营养学角度讲,血液里含氧越丰富,自由基越少!癌细胞是厌氧细胞,最害怕的就是氧气!其实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自由基和癌细胞!道家吞气之功就是让我们的身体吞取足够的氧气,让血液和细胞拥有足够的氧气,氧使自由基和癌细胞,尽快死光光!

  那么人体的阳气从何而来呢?

  人之阳气来自于三气,一为天气,一为地气,一为清气!

  天气就是先天之气,即为肾气或元气,随母体而来,后天不易直接获得,必须通过水谷之气转化而来,贮存于肾中,增强肾气。

  地气就是水谷之气,即地里长的五谷,必须通过吃五谷经过脾胃的运化而成的脾气,脾气为气血运化的源头,一般凡人只能通过吃五谷而获得水谷之气和精微物质,古之中医论说的精微物质就是精血,也是西方营养学所说的七大营养素。

  清气就是天地之间的空气,阳气即氧气,必须通过正常的呼吸而来,但道家吞气之功,更能充分吸收更多的清气,滋养我们的血液和细胞,因气为阳,所以面对太阳吞气,即吞的是阳气,万物生长靠太阳!所以晒太阳尤其重要。

  道家高人辟谷可以几个月不吃饭,只喝水,是因为道家高人必须在非常清静的环境之中,心静如水地通过吞阳补气功直接吸收天地之能量,不需要水谷之气的转化,而凡人必须借助吃五谷来间接吸收天地之能量,这就是高人与凡人之间的差距!

  因此,天气不足,靠地气!地气不足,靠清气!清气不足,靠吞气!

  那问题就简单了,阳气之天气后天无法补充,主要是靠地气和清气,地气主要是靠吃,清气主要是靠吞。怎么吞阳气,主要靠学习道家的吞阳补气功。

  经络在人体有十二条,加上任督二脉,为什么?因为一年有12个月。同时人体有365个穴位,因为一年有365天,这就是天人合一。

  经络不通,就会气滞血瘀,为什么不通主要原因就是阳气不足,阳气不足就是阳虚,中医生病的流程就是:虚则寒,寒则湿,湿则凝,凝则瘀,瘀则堵,堵则瘤,瘤则癌,肿瘤和癌症就这么来的。因为气血两虚,因为身体70%是水,所以寒气趁虚而入,水遇到寒气首先变成霜,霜遇到身体的脂肪油,则形成身体的湿气,我们知道的湿气就是来自人体中的水、油和寒交织在一起的东西,想象一下我们用冷水洗猪肉时手上是什么感觉,都是粘乎乎的东西。这就是一湿难除的道理,这就是湿寒乃万病之源的道理,当寒气越来越重的时候,慢慢就变成冰块了,冰块越来越结实了,就会瘀堵了,时间再长就慢慢变成肌瘤了和肿瘤了,其中相当一部分就变成癌症了,这就是中医眼中癌症形成真正的过程。

  经络不通怎么办?只有两个办法。

  《黄帝内经》说:虚则补之,寒则热之。一是让人体的气血足够的充盈,通过内在的力量打通人体的经络,那就是通过中药或食物来让气血更加充盈;二是用足够的外力加热打通人体的经络。中医传统上有五种方法:就是针灸、拔罐、刮痧、艾灸和推拿,本质上都是在加热,寒则热之,让身体的冰块融化, 冰块融化了,经络就通了。

  就像要解决被冰块瘀堵的水渠,要么就让水来得更猛烈一些,要么就清除或融化渠道里的冰块。

  气血在经络中的流动,就像我们看到大自然中的两个现象,流水不腐和流水不冻。流动的水不会瘀堵和腐臭,流动的水不会积冰成片。人体规律和大自然规律是一脉相承!

  其实打通人体的经络有更简单的方法,那就是拍打功,简单得不能再简单,但神奇得不能再神奇。中国有两句古语要永远牢记在心,一是大道自然,一是大道至简。真正的真理是遵循自然规律的,真正的真理是最简单的。

转载请标明出处:http://www.kmysw.com/ysbj/9312.html

返回首页| 联系我们|建议反馈| 在线投稿| 留言反馈| 友情链接| 友情赞助| 加入收藏| 网站建议| 网站地图
免责申明: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!千米饮食网不负责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对此亦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版权所有:千米饮食网 http://www.kmysw.com/ 苏ICP备17007260号-3
Copyright(©) 2015 - www.kmys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